欢迎访问武汉仁生医院官方网站!

在线咨询 来院路线 门诊指南

体检中心

肥料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

2021-03-31 阅读 947
       在肥料生产过程中,主要存在高温高压、易燃易爆、易中毒、强腐蚀、高转速、高连续性等特点。本文将对肥料制造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识别、分布、健康损害及防护措施进行简要介绍。
  肥料制造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分布
  肥料生产环境中存在粉尘、噪声及振动、高温、化学毒物、电离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。化学毒物包括氨、甲醛、尿素、一氧化氮、二氧化氮、二氧化硫、一氧化碳、硫化氢、甲醇等等。
  1.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一氧化氮、二氧化氮、二氧化硫等职业病危害在固定床气化炉造气和锅炉用煤燃烧时产生;
  2.苯并(a)芘、苯酚、硫氧化物、二硫化碳、硫化氢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固定床气化炉造气时产生;
  3.氨在氨合成、尿素生产过程中产生;
  4.甲醇、甲醛等在醇烃化过程中产生;
  5.碳酸钠在甲醇精馏时使用;
  6.煤尘在原料焦炭运输、装载、振动筛选煤、破碎时产生;
  7.矽尘在静电除尘器出灰时、造气炉出灰除渣时产生;
  8.噪声和振动在各主要生产设备引风机、鼓风机、给水水泵、MD20压缩机、H型压缩机、空压机、贫液泵、溶液泵、半贫液泵等运转时产生;
  9.高温主要来源于固定床气化炉、余热锅炉、燃烧炉等高温设备和管道;
  10.工频场强主要来源于高压变电所。 


  肥料制造业常见职业健康损害
  可对呼吸系统、皮肤黏膜、眼、听觉产生健康损害,可引起职业病噪声聋或各种职业性化学中毒,严重的急性中毒可导致死亡。
  1.噪声聋:主要是对听觉系统的特异性影响和听觉系统外的非特异性影响。
  2.化学中毒:如一氧化碳导中毒致窒息甚至死亡;盐酸对皮肤、眼及呼吸道黏膜的腐蚀和刺激作用,高浓度引起严重的灼伤;二氧化氮到达深呼吸道后形成硝酸及亚硝酸,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,导致肺水肿。


  肥料制造业职业病防护常见措施
  1.化学中毒防护措施
  在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室设置通风柜和机械排风装置;在脱硫、压缩、脱碳、变换、氨合成循环机工作场所,设置一氧化碳自动报警装置和机械通风;在氨合成、冰机、液氨灌区、尿素等工作场所,设置氨自动报警装置和机械通风排风装置。
  在可能发生H2S、NH3、CO等高毒化学品泄漏的场所设置有毒气体自动检测报警器,通风设施,设立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;在配制和使用腐蚀性、刺激性物质的岗位和场所,安装淋洗器、洗眼器等防护设施,安装在与疏散撤离方向一致的相对安全处。定期检查设备,确保可以正常运转使用。
  加强密闭,对管道、阀门、容器、设备进行定期检修,及时更换老化设备,减少跑、冒、滴、漏。
  加强个人防护,根据岗位特点,配备必要的防尘口罩、防噪声耳塞、防护服、防护手套、防护眼镜等。
  2.粉尘防护措施
  煤场设喷洒设施;煤输送带式输送机转载点落差小于4m;造气炉给煤采用自动加焦机给煤;造气炉采用旋风除尘器除灰、锅炉除灰采用静电除尘器除灰以及封闭式气力输送系统输灰、排灰;锅炉、造气炉为湿式落渣、除渣。维持煤制粉系统负压,在管壁上开设的检查口处均应填料密封;尿素造粒系统设置收尘装置。


  3.噪声防护措施
  选用低噪声、少振动的设备。对产生较大噪声和振动的设备,采用消声、吸声、隔声及减振、防振措施;噪声超标的工作场所设置隔声室。单元控制室宜采用双门双窗及顶、墙面采用吸音材料装修等建筑隔声措施,使室内背景噪声≤55dB(A);产生空气动力性高噪声的设备,如安全阀排气管等,可采用消声器消声。


  4.应急处理
 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,并定期进行演练并评估,定期开展自救互救培训,发挥第一时间现场紧急救护作用。
      各工作场所放置事故柜,配备有防多种有毒气体的防毒面具和空气呼吸器,空气呼吸器可保证40min的给氧;醇烃化车间配备有喷淋洗眼设施;在合成、尿素车间配备不断水的喷淋洗眼设施及急救箱。


  5.加强职业卫生管理。
  制定职业卫生相关制度、方案,配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;按时发放个人防护用品、并指导工人正确使用;做好接害岗位的岗前、在岗、离岗职业健康检查,并对体检中异常人员进行复查、确诊、早期进行治疗。
  职业卫生相关制度、方案包括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,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、评价制度,职业卫生管理制度,职业病防护设备、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维护、检修、定期检测等制度。